欢迎访问广东卓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官方网站!

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全国服务热线:0769-81609661

广东卓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

工程动态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> 工程动态

恒温恒湿净化工程的施工流程

广东卓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人气:10 发表时间:2025-08-26
恒温恒湿净化工程的施工流程需严格遵循设计规范,结合洁净、温湿度控制的核心要求,分阶段有序推进,确保各环节衔接紧密、质量可控。以下是详细流程:
 
一、施工准备阶段
 
1.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
 
- 组织甲方、设计方、施工方、监理方核对施工图纸,明确洁净度等级、温湿度参数、气流组织、设备布局等核心要求,确认管线走向、材料规格(如彩钢板厚度、高效过滤器型号)等细节。
 
-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,强调净化工程的密封性、无尘化施工要求,明确各岗位操作规范。
 
2. 现场勘察与放线
 
- 核实现场结构尺寸与图纸的一致性,检查地面平整度、墙面垂直度,标记出洁净区边界、设备基础位置、管线预留洞口等。
 
- 搭建临时设施(如材料堆放区、工人更衣区),划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施工范围,避免交叉污染。
 
3. 材料与设备进场检验
 
- 净化专用材料(彩钢板、密封胶、高效过滤器、环氧地坪材料等)需提供合格证、检测报告,检查彩钢板表面平整度、无划痕,密封胶需符合防霉、耐老化要求。
 
- 空调机组、风机、加湿器等设备需开箱检查,确认型号、性能参数与设计一致,试运行无异常。
 
二、主体结构施工阶段
 
1. 基层处理与管线预埋
 
- 对地面、墙面进行找平、打磨,清除灰尘、油污,确保基层平整(误差≤3mm),为后续地坪施工或彩钢板安装打基础。
 
- 预埋电气管线、空调风管预留洞口、给排水管(如加湿器水管),管线穿墙板处需预留密封套管,避免后期开孔破坏密封性。
 
2. 围护结构安装
 
- 彩钢板墙体与吊顶:按图纸拼装彩钢板,采用密封胶嵌缝,确保拼接处平整、无缝隙(缝隙≤0.5mm),吊顶龙骨需承重达标(≥15kg/㎡),防止变形。
 
- 门窗安装:采用净化专用密闭门、观察窗,门框与墙体间隙用密封胶填充,门关闭后气密性达标(压力测试无泄漏)。
 
3. 地面工程施工
 
- 环氧自流平或PVC地坪施工:基层刷底漆后刮涂腻子,再铺设地坪材料,确保表面光滑、无气泡、耐磨损,接缝处热熔焊接(PVC)或密封处理,与墙体交接处做圆弧角(半径≥50mm),便于清洁。
 
三、净化与空调系统施工阶段
 
1. 风管与管道安装
 
- 风管采用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材质,咬口连接,接缝处密封处理,安装后进行漏风测试(漏风率≤2%)。
 
- 空调水管、加湿器水管需保温(防止结露),管道支架与墙体间加防腐垫,阀门、仪表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。
 
2. 空调机组与风机安装
 
- 空调机组(含加热、制冷、加湿段)安装在机房内,与地面固定牢固,减震垫找平,连接风管时加软接(减少振动噪音)。
 
- 风机过滤单元(FFU)、回风口安装在吊顶预设位置,确保与吊顶密封,FFU出风口与静压箱连接紧密。
 
3. 高效过滤器安装
 
- 风管系统吹扫清洁(用压缩空气或吸尘器清除内部灰尘)后,在风口处安装初效、中效过滤器,最后在洁净区末端安装高效过滤器(HEPA)。
 
- 高效过滤器与框架采用密封胶或液槽密封,安装后进行扫描检漏(漏过率≤0.01%)。
 
四、电气与自控系统施工阶段
 
1. 电气管线与设备安装
 
- 洁净区内电气管线暗敷(穿管埋入墙体或地面),灯具采用嵌入式洁净灯(防尘、易清洁),开关、插座选用防水、防尘型。
 
- 接地系统施工:设备、风管、金属支架需可靠接地(接地电阻≤4Ω),防止静电干扰。
 
2. 自控系统安装与调试
 
- 安装温湿度传感器、压差计、风量传感器,位置避开风口、热源,确保检测精准(温度±0.1℃,湿度±1%RH)。
 
- 连接自控主机,编程设置温湿度、压力的控制逻辑(如温度高于设定值时,自动启动制冷;压差低于设定值时,调大风机频率),调试超限报警功能(声光报警响应时间≤30秒)。
 
五、清洁与测试阶段
 
1. 洁净区清洁
 
- 施工完成后,用无尘布、专用清洁剂(中性)擦拭墙面、地面、设备表面,清除残留灰尘,再用吸尘器彻底清洁(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)。
 
- 关闭门窗,启动风机运行12小时以上,进行空气吹扫,减少室内粒子浓度。
 
2. 系统试运行与参数测试
 
- 启动空调系统,连续运行48小时,测试:
 
- 温湿度控制:在各测点(每10㎡1个)监测8小时,偏差需符合设计(如±1℃、±5%RH);
 
- 压力梯度:用压差计测量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压差(如5-10Pa),确保稳定;
 
- 洁净度检测:静态下用粒子计数器检测悬浮粒子浓度,符合设计等级(如ISO 7级)。
 
六、验收与交付阶段
 
1. 分项验收
 
- 监理方对围护结构密封性、风管漏风率、高效过滤器检漏等分项进行验收,出具验收记录。
 
- 第三方检测机构按规范(如GB 50073)进行全面检测,出具洁净度、温湿度等核心参数的检测报告。
 
2. 资料移交与培训
 
- 整理施工图纸、材料合格证、检测报告、设备操作手册等资料,移交甲方存档。
 
- 对甲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,包括系统启停、参数调节、日常维护(如过滤器更换周期)等。
 
3. 竣工验收
 
- 甲方组织各方进行最终验收,确认所有指标达标后,签署验收报告,工程交付使用。
 
整个流程需严格把控密封性、洁净度、系统协调性,每个阶段完成后需经监理确认,避免后期返工影响工程质量。不同行业(如医药、电子)可能有特殊要求(如GMP对微生物的控制),需在施工中针对性强化。